-
我在多多视频做搬运,一条值1000
互联网的风口瞬息万变,当平台监管逐渐严格,“羊毛党”不得不面临着汰换,正如做起短剧项目的春春和卖课的大刘,这些栖息于平台规则的玩家,风口在何处,他们就会出现在何处。 -
年轻人「抠」出来的200亿市场,没有未来?
大爷大妈喜欢赶在超市打烊前扫货,挑拣折扣商品。年轻人近几年也热衷于购买价格优惠的“临期食品”“化妆品小样”,以及“边角料零食”。 -
女生爱的运动,有年入五亿的行业龙头「爆雷」了?
如今梵音瑜伽“楼塌”,会员们不仅需要投入精力去维权、退费,还得考虑该如何去弥补原本属于瑜伽的这部分精神世界的缺失。 -
1600万「退款人」忘不了ofo小黄车
或许用户更为在意的,早已不是小黄车、小蓝车,那些年真金白银投入进去的“199元”,可能是对ofo最后的印象和记忆了。 -
最年轻的百亿富豪,「扶不起」直播电商
在用户看来,Instagram更像是一个观察潮流生活方式和趋势的平台,商家也只是将Instagram视为一个建立品牌形象和达成电商交易的流量来源。 -
在抖音直播ChatGPT,不赚钱交个朋友?
对这些嗅觉灵敏的“从业者”而言,从来没有想过要将ChatGPT直播做成一门长久生意,抓住这一波短期流量风口和平台监管的空窗期,将流量进行快速变现,或者将流量沉淀后再进行变现,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。 -
在抖音,「东北老丈人在南方」系列成爆款密码?
始于流量,但如何真正抓住流量进行变现,会是“温暖一家”最需要考虑的问题。在内容已经出现一些重复性时,“温暖一家”还需要新的流量密码或更优质的内容形式,才能继续获取和承接流量。 -
那些靠ChatGPT赚钱的人:注册200个账号,卖5万一套的系统
ChatGPT在今年1月其全球月活跃用户已达1亿,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。 -
腾讯,不搞货架电商了?
不可否认的是,小程序和视频号让腾讯的电商梦更多了一分保障,但在离开货架电商后,如何借力微信生态去实现电商梦,腾讯还有更长的路要走。 -
我,参与制作《满江红》铠甲,开淘宝店月入50万
春节期间电影《满江红》热映,也带动《满江红》字画热销,《满江红》中演员身上穿戴的铠甲,顺势成“淘宝热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