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超20万/年,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在国内卖得动吗?
Leqembi这款药物在国内售价却并不低,每瓶定价为3328.2元/瓶,月费用高达2万元。那么,在这样的定价策略下以及卫材的主导下,Leqembi在国内的商业化之路,将会进行的如何呢? -
倒闭潮蔓延,当biotech破产数量创新高
biotech或许是时候思考:对于一家以经营为目的的企业来说,到底是创新重要,还是创造价值更重要? -
单日暴涨40倍的Biotech:厮杀、淘汰与永恒的真理
生物科技的本质,是新技术带来的指数增长机会,这种机会并不是时刻都有,但每次你觉得没创新的时候,很多创新都来了。 -
当越来越多明星Biotech选择卖身
当然,在不断收紧的融资环境下,看不到前路的biotech其实没有太多选择,要么节衣缩食苟着,要么卖身,借助大药企的力量,让创新药研发获得更大的确定性。 -
10年投入3500亿后,中、日医药行业差距还有多大
当下,虽然中国创新药企与日本药企之间,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。但是,相比发展百年的日本,中国创新药行业还相当年轻,满打满算也不过十年时间,有差距自然也在情理之中。 -
不甘平庸的Biotech,都值得被鼓励和支持
biotech在追求高回报的同时,也需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稳健性。换句话说,既要抬头看天也要低头走路。 -
18A迎来最「袖珍」IPO背后
生物制药寒冬仍在继续,二级市场破发、一级市场融资困难。在这种情况下,越来越多命悬一线的biotech选择奋力一搏,试图抓住命稻草。 -
一家biotech来自谷底的反思
资本的狂热,市场的期待,一切都在裹挟着整个行业向前。往往机会都是在这个被迫的过程中才能发掘,当然也会走不少弯路。 -
全球最具价值的10款在研新药,背后释放了哪些信号?
这也提醒着药企,如今在每一个疾病细分领域,都存在着临床未满足需求,大可不必所有人都聚集在肿瘤领域,做同质化的内卷研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