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又一条医疗狂热赛道
3月21日,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的ADC药物Enhertu在国内的上市申请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,适应症是乳腺癌——业内人对它更为熟悉的一个名称是DS-8201。2022-03-24 13:42 -
中国创新药企人才断层
一位在外企和中国创新药企都工作过的高管坦言,他在创新药企几年,反倒学习到了更多:其一是空杯心态,不要把过去的东西生搬硬套过来;二是体系化的视野和思考;三是能准确的把握老板的一些框架式的想法,落地为可执... -
长春高新跌下神坛背后:东北药企的时代悲歌
作为东北药企里的一支独秀,长春高新的现金流充沛、日子不算差。甚至连竞争企业都承认,长春高新的产品技术过硬、质量抗打。但只依赖单一产品,股价闪崩跌停仿佛是一场“天花”的预警,毒性必然有一场发作。 -
新冠口服药会不会成下一个「达菲」
“而放大到更大的情况,对那些新冠轻症的没什么症状的人,新冠药物的意义是防止医疗挤兑的出现。对于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,吃了以后马上不发热、没什么感觉了,就不用去医院,也避免了医疗系统的瘫痪。这种效果是任... -
CRO暴跌下的冷思考
药明康德虽然公开声明药明生物为独立上市公司,其不持有药明生物任何股份,但未能避免在A股开盘1分钟跌停,港股最高跌幅超过27%。当日,CXO概念股全线跳水,泰格医药、凯莱英、昭衍新药在A股和H股的跌幅大... -
资本火热涌入的创新器械:另一个血与蜜之地
“熊彼特在《经济发展理论》中说过,创新就是⽣产要素或⽣产条件的“新组合”。“刘肇新认为,医疗科技创新本身的需要来自于临床,最后也要服务于临床。技术只是一个实现手段,资本只是助力,临床价值才是核心。” -
从抗原到佐剂:疫苗百年里的中国声音
全球大多数疫苗企业目前都不具备新型佐剂的商业化生产能力。在全球范围内,有这种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,诺瓦瓦克斯已算其中翘楚。在它之外,还有GSK、诺华等少量几家。而能研发生产FDA所批准的五种新型佐剂的企... -
医药股最后的狂欢:新冠口服药的生意经
新冠疫情没有结束,新冠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布局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。无论是战略储备,还是未来放开之后的真实治疗需求,中国都需要自己的新冠药物,来和疫苗一起来保障。 -
跨国药企三十年浮沉录
医药行业并不完全是一个零和游戏,中国的制药公司也不是非要挤垮MNC药企才能生存下去。但中国的药企确实要提升一个台阶,也确实需要出海,在全球最顶级的医药圈子里有话语权。中国终究也需要属于自己的世界级药企... -
困在县域市场里的外资药企
一个阿斯利康县域团队的员工刚被裁员一个月,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。而她投出的一份岗位,往往有四十个人在竞争——她的未来,和外企们的县域市场战略一样,未来不知何去何从。 -
繁华背后的医药BD:高薪、救火和估值的游戏
BD是一个伴随创新药同时成长起来的职业,也是在这两年才变得热闹起来。以前还多是biotech、biopharma有专门的BD岗位和团队,随着现在传统药企也加入进来,似乎BD能力要成为企业的核心护城河之... -
创新药企抢人大战:资本泡沫下的人才内卷
这可能是创新药最辉煌的一个时代,资本源源不断地涌入,大量海外科学家回国创业,围绕而来的行业会议几乎都是高朋满座。每一天,在港股或科创板,都可能会诞生企业上市、财富自由的神话。 -
这位互联网大佬,中国最知名渐冻症患者
京东集团副总裁蔡磊,如今是中国最知名的渐冻症(ALS)患者之一。很多人忽略了他的另一个身份——一位罕见病ALS药物研发推动者。 -
逆势上扬的CRO:一半是海水,一半是火焰
作为医药行业的“卖水人”,CRO接近百倍的高估值已是常态。截至今年8月底,A股CRO四大龙头——药明康德、康龙化成、泰格医药、凯莱英的动态估值水平平均约为90倍,即使低于静态市盈率但仍然处于高位。 -
起底120万抗癌神药成本:未来有降到20万的可能?
无论国产企业们能将成本控制到多低,最重要的还是先成功获批上市。获批上市之于控制成本的关系,就好像无数个0和最前面的那个1的关系——如果不能通过CDE和中检院的监管大关,所有控制成本的手段都毫无意义。 -
原料药大变局:一场不算华丽的逆袭
原料药从来都是医药行业鄙视链的最下游,因此在A股市场,常年也只有一个远低于行业平均值的估值水平。不过,自从2018年4+7带量采购拉开的支付端改革序幕,这一切都在慢慢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