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网上「发疯」的年轻人,在线下疗愈自己
从各类解压、治愈视频,到线上虚拟产品、新兴的tufting、阳台种菜,再到聊以慰藉的comfort food,自我疗愈的需求正在“解压”出新的经济活力。 -
我在县城做经销商,年赚300万
即便如此,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新型渠道的崛起,尽管去中间商、去经销商论近年时常被讨论,但其实经销商很难被砍掉。尤其在线下,经销商充当着中间商、配送商、服务商等很多角色,在传统渠道中占领着重要的一席之地... -
2023,「新消费」集体大溃败
新消费品牌的终极出路,就是回归传统消费品牌的路,尊重商业规律与常识,回归用户,只要能得到消费者的持续认可,消费新不新也就无所谓了。 -
52TOYS发布全新品牌主张“玩点有趣的”,要做中国很会“玩”的公司
据悉2024年52TOYS将有上千款产品推入市场,同时公司增加全新周边产品线,并对盲盒、变形机甲&拼装、可动人偶、静态人偶进行全面升级。 -
新消费品牌「暴肌独角兽」获华盛人和资本战略投资
随着消费者对饮食需求的多元化,不仅关注食材的脂肪含量、蛋白质、卡路里等指标,口感的要求也日益增加。 -
新消费的生与死:价格战、拼加盟、保利润
低价、理性,或许是两个能概括2023消费市场的关键词。2023年,品牌们没有等到幻想中的“报复性消费”,而是迎来了“严格”且“计较”的消费者。他们不是不消费,而是希望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东西。 -
新消费在2023,热闹又寂寥
消费者看起来最是复杂多变,在报复性花钱与捂紧钱包中反复横跳,让品牌们捉摸不透。可这双方的博弈,本就是消费世界的恒久命题。 -
这个「火都烧不烂」的保温杯快成留学生硬通货了
保温杯千千万,为啥偏偏是动辄三四百块一个的Stanley,都快成“北美流行文化现象”了? -
年轻人「蹭老式」消费真赚到了?
近两年,从剩菜盲盒、临期食品,到热衷逛折扣店,年轻人“薅羊毛”方式不断翻新。只不过,眼下流行的“蹭老式”消费,大家更多的顾虑是,会不会挤兑到老年人福利资源,以及是否真能“薅到羊毛”? -
扫地机器人为何不「香」了
作为非刚需、改善型的生活用品,要想让扫地机器人真正进入千家万户,除了进一步降低价格走普惠路线外,还得靠产品的革命性创新去消除用户体验的死角。 -
公园「躲猫猫」和City drink爆红:社交游戏的魔力
依托于小红书一类的社交媒体平台,年轻人的线下社交游戏似乎正呈现出更多元化的一面。 -
品牌卷入山姆们,消费VC寻找新标的
就目前融资表现来看,VC普遍对国内折扣连锁未来更具期待。盒马CEO侯毅也认为,中国未来会员制商超的机会在折扣店。